找到相关内容2380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元气论》对佛教缘起论的融会

    立教,以“苦集灭道”为四圣谛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,先后提出了业感缘起、中道缘起、阿赖耶缘起与如来缘起等理论,来论证世界万法皆空,不存在任何绝对不变的本体,说明人生皆苦,世界虚幻不实的道理。众生与觉悟...

    强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3768967.html
  • 发透了大菩提心.照行于圆涅槃境

    因缘所生的,既从因缘生,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“心具”(如来)及“妙有真心”了。“妙有”之“妙”──艳妙,艳妙到一失觉惊,当下便被酷爱之网缠罩得面目晕转,恶邪得一般不屑的也竟然做得酣畅身心,“恬不知耻”...

    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968992.html
  •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

    佛法期”:后期的大乘经说:如来、我是相好庄严的,自性清净心是清净光明的,众生本具,所以念佛不只是念三世十方佛,更要念(观)自己是佛。……大乘经的音声佛事:唱字母,称佛名,诵经,持咒,是“大乘佛法”能...西元三世纪起,印度梵文学复兴,印度教也渐渐兴起。在“大乘佛法”的方便道,及如来果德的倾向下,适应外在情势,发展为“秘密大乘佛法”,多与神(天)教相通。……取“奥义书”式的秘密传授,师长的地位重要起来。...

    林光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006904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

    的可能和原因,佛教的主流派就主张心性本净说,认为众生的心性是本来清净的,只因烦恼污染而没有显露出来而已。心性本净是众生成就理想道德,进而获得解脱的内在根据。后来大乘佛教更提出“如来&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869069.html
  • 建立台湾女同志佛教徒的主体论述与女性生态学

    印顺  .1981《如来之研究》,台北:正闻出版社。  .1985(重版)《印度之佛教》,台北:正闻出版社。  6. 何春蕤(编)  .1997《性/别研究的新视野──第一届四性研讨会论文集》(上)...至千年顷”)又适为婆罗门——印度教复兴,梵我论大成之世,佛陀渐与梵天同化矣。”(印顺1985:7)再如,导师在《如来之研究》当中还说:“《涅槃经》〈初分〉所说的我,除佛果常乐我净的我以外,著重在众生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4069110.html
  • 略论法相宗的中道观

    种子摄持起来而不再流失 ,因此关于阿赖识本身性质的真妄净染,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。如在我国,地论宗以阿 赖识为真常净识,视同于佛性如来;而摄论宗则以阿赖识为无常有漏法,为一切烦恼之根 本,故又别立...成唯识论》卷 3 云:“名无垢识,最极清静,诸无漏法所依之故。此名唯在如来地有,菩萨 二乘及异生位,持有漏种可受熏习,未得善净第八识故。”由此可见,阿赖耶识所 种子虽杂善恶,其熏发功能亦必然向外开展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269535.html
  • 宝藏论

    种种名字。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。或名法性。法身。真如。实际。虚空。佛性。涅槃。法界。乃至本际。如来。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。同生一义。盖前三品者亦复如是。夫何以名广照品者。所谓智鉴宽通慧日圆照。...非二智所知。体无物故。非六识所识。无有一法从外而来。无有一法从内而出。又无少法和合而生。可谓之太清。可谓之真精。体离一切诸见。故不可以意度。体离一切限量。故不可以言约。是以维摩默然。如来寂寞。虽说种种...

    僧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0069578.html
  • 心意识与唯识无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

    唯识经典,遂有了新译与旧译之别。玄奘之高足窥基以其师编译的《成唯识论》等为核心,建立了法相唯识宗。其学说反映于心性论方面,最突出的是莫过于改“九识”说为八识说,并鲜明地改变了古唯识学与如来思想的渊源...自相、果相、因相。自相指阿赖耶的“自体”之相,是第八识最核心的规定。阿赖那,意译为藏识,“”有三义:能、所、执藏。因为此识能贮藏七转识诸法的种子,因此第八识也可名“能”;所受七转识现行所熏习的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069658.html
  • 明朝宗教史之——衰微中起伏的佛教

    五)。  圆悟与德宝一样,也借用一些道家的说法。他读过《老子》,上堂说法时也曾讲过 金刚体(为)生育之本,如来(为)造化之源 ,这是三教长期相互作用的潜移默化的结果。但是圆悟的修行方法不是德宝的禅念...封赏阐化、赞善、护救、阐教、辅教五王( 各有封地 )与大室、大乘 二法王 之外,还 授西天佛子者二,灌顶大国师者九,灌顶国师者十有八。其他禅师、僧官,不可悉数.1403年,朱棣遣中官方侯显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1270217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1)

    大,分为三义:   “一者体大,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;二者相大,谓如来具足无量性功德故;三者用大,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。”   此纯自理上说,若自菩萨修学大乘法的历程,即事上说,则有七义:...析理微妙,能令学者心神领会,尤对修行的次第浅深、因缘厚薄、觉性层次,掌握独特的教学要诀,使人按图索骥,随顺而入,的确总摄了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。   本论依一心建立二门: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。心真如,是指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970233.html